园林绿化工程是一项跨多学科的综合性景观工程,涉及面广、相关专业多、结合现场要求高,需下气力进一步规范园林建设市场。当前,要以住建部开展的“全国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”为契机,进一步完善建管机制,强化制度建设,狠抓质量行为管理,落实主体责任,切实提高工程质量。
1、健全建设管理考核评价机制,形成行业动态管理的良性互动完善园林工程监管和信用考评体系。依托建设工程监管和信用平台,建立和完善“数据一个库、监管一张网、管理一条线”的园林建设市场信息化。
(1)“数据一个库”。实现了对企业、人员和项目的实名管理,有利于预防建设工程项目转包、违法发包及挂靠,有利于落实五方责任主体项目负责人终身责任追究。
(2)“监管一张网”。将五方责任主体日常监管行为、项目相关情况和信用信息数据即时上传,实现了跨部门、跨层级的共用共享、信息网上公开,有利于减少自由裁量权,规范政府行为。
(3)“管理一条线”。从施工图审查、招投标、质量安全报监、施工许可、现场监督检查到竣工备案,全部在平台完成,实现了建设项目全过程管理。特别是一线监管人员对在建项目的市场行为、质量安全行为的日常检查,信息实时上传,做到对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动态监管。
2、加强制度建设,推进工程建设管理标准化、规范化制度是规矩,是准绳,工程建设的好与坏,执行标准、规范是关键。一要制订并严格落实各项工程建设管理制度,抓好事前控制。如建设单位要认真落实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制度,将问题前置,减少设计变更。对有关施工工序及半成品加工,落实样板引路制度,统一工艺及操作要求,明确质量目标,规范操作流程。二要强化督导检查制度,抓好事中控制。如监理单位要加强分部(分项)及隐蔽工程验收制度。施工企业要按规定设立包括质检员在内的“五大员”,做好内部质量控制。质监站要发挥行业技术指导与监管职能,确保“建设单位管理———监理检查———企业自控”的主体责任落到实处。三要继续开展优质工程评选制度,抓好事后控制。不组织质量监督注册与验收的项目不具备优质工程评审资格,严把质量与程序关,做好园林绿化工程的把控。
3、强化技术培训与考核,提高工程质量。推行多元培训制度积极发挥济南风景园林学会的作用,开展多种形式的专业技能与技术资格培训;建设单位、施工企业要结合工程实际,开展质量、安全等专题培训;质监站要结合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及控制进行分门别类培训,切实提高从业人员业务水平与质量意识。针对工程建设质量,不定期组织专项或综合检查考核,组织评先争优劳动竞赛活动,激发参建各方奋勇争先的质量意识与责任意识。
园林绿化是一个社会、经济、自然复合生态系统,不同城市因气候、立地条件不同,生长植物种类也不同。因此,依据城市类型,对各城市植物群落进行详细调查研究,探索树木、花草、野生动物、微生物与环境的关系、适应性、生存、生长发育规律,提出科学决策,选用合适树种。尊重当地原有的地形、地貌、水体和生态群落,尽量采用和保留原有的动植物和微生物,引入植物要与当地特定的生态条件和景观环境相适应。
|